詹慶齡:權勢力量的昔與今 在EMA寫作論文的啟示


【活動演講】 2024-04-03


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(以下簡稱EMA)3月30日於李瞻講堂舉行本學期首場「傳播沙龍」,邀請94級EMA校友、文化大學新聞學系教授詹慶齡擔任講者,以「新聞室外的權勢力量——寫作論文的啟示」為講題,分享論文的構思與發想,以及後續如何影響她觀看與分析事件的角度。

詹慶齡回憶當年報考EMA的動機,非新聞本科系畢業的她,在職場遇到瓶頸,期待透過研究,分析並解決困境。她也向學弟妹分享論文內容,表示當時在新聞室外,「廣告主」與「政治人物」是兩大權勢力量,分別代表金錢與權力。兩者對新聞室的干涉,使製作人的專業自主性受影響。「身為新聞臺製作人的我,感覺自己的權勢並不大。」因此,她便在蘇蘅教授指導下以「權勢消息對新聞室的影響」作為研究主軸。

「這是一篇14年前寫的論文,封面舊了,但議題卻不過時。」詹慶齡認為,當年研究的「權勢」至今不僅仍存在,甚至更多元、更強大。她指出,現今廣告主、公部門與政黨間的關係更複雜,政黨與公部門亦是廣告主的頻率提高,電視臺更有專人處理政府廣告標案。「新聞人被社會賦予『第四權』的角色,理應是監督的力量,如今卻被收編成協助的力量。」詹慶齡更直言,外在權勢的介入下,新聞人連「格」都不見了。

詹慶齡也分析現況,她認為當今新聞室外的強勢力量有三,「媒體組織所有權人」、「公關公司」以及「所謂主流民意」。她進一步解釋,媒體老闆只將媒體視為公司,忽略應有的公共性。當新聞涉及所屬財團或關係人,只要老闆一介入,針砭時事的力道即降低。而公關公司則撰寫新聞稿餵養記者,倘若記者照單全收,不僅新聞缺乏自身觀點,更讓風向如公關所期待。

針對「所謂主流民意」,詹慶齡解釋,意指在網路上較高聲量的評論。然而,儘管擁有高聲量,看似主流,但她提醒,莫忘傳播理論中的「沉默螺旋現象」,當自身意見與多數觀點不同時,人們可能選擇沉默。因此,網路上的主流民意,僅是「所謂的」的主流,無法確切反映真實民意,卻成為目前線上記者引用的一大消息來源,成為新聞室外新興的強勢力量。

「學術訓練讓我對原本知其然的事情,更有機會知其所以然。」詹慶齡表示,經過學術論文的訓練後,無論工作或生活中,她對權勢力量都有更高的敏銳度。講座結束後,記者追問對學弟妹寫作論文的建議。詹慶齡說,自己是從工作發想主題,如果論文撰寫能幫助自己解決生活或職場的困境,會更有動力研究,也能藉此獲得不同的眼界。

現場聆聽講座的EMA同學,有部分為媒體從業人員。從事新聞業的學生廖慶學坦言,權勢對新聞業的影響近年不斷加深,她認為其影響可能不限於新聞業。從事廣播業的學生陳祥義則透露,希望自己的論文內容也奠基於職場經驗。「聽完學姊的演講,我更確定這樣的想法是可行的。」她也提到,傳播沙龍面相多元,若是與自己領域相關的講座,會更有感觸,對學術研究也有更大的啟發。

(文/吳冠緯)

回新聞表列